《谁敢看今天的中国?》
民国看台湾,大清看香港,当代中国呢?
胡秋林
如果说大清看香港,看的是一块殖民地的镜子;民国看台湾,看的是一个分家的兄弟;那当代中国,看自己,只能低头瞥裤脚,因为往上一抬头,看到的是人民的韭菜发型,望远一点,是权贵的豪宅天花板,透不过气。
曾经有人问:谁在看今天的中国? 答案是:所有人都看不见,因为遮天蔽日的,是权力的手,和审查的刀。
一、“盛世”的开场白
你打开电视,映入眼帘的是“GDP再创新高”“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”“中国式现代化蒸蒸日上”,好不容易换台,以为能透口气,结果综艺里也是“红色歌舞+幸福中国年”,活像张贴着喜报的殡仪馆。
你敢质疑吗?敢,那就免费快递给你“境外势力”+“精神内耗”+“抹黑祖国”的三合一套餐,还不能拒收。
二、民国看台湾,至少还敢看
民国看台湾,是有“看”的姿态的,民间可以议政,媒体能骂总统,议会能打架(打得比你家年夜饭还热闹)。哪怕你不认同那一套,但你不得不承认:那边至少有人可以直视权力。
而这边?媒体自宫、学术噤声,连电视剧都得“服从意识形态指导”,连外星人入侵都得最后感谢党的关怀。你以为我们是社会主义?错,是社会主义形象维护主义。
三、大清看香港,拿的是放大镜
大清没能治理好香港,让英国租借了去,不甘心但无可奈何,也有想看热闹的心态。
港英时期的香港有自由市场、有独立司法、有言论空间——这不是什么吹捧,而是数据:20世纪末的香港新闻自由指数,全球前十。那时候香港是“亚洲的明珠”,不仅是灯红酒绿,更是灯下能写字、说话、不怕被打断电。
对比今日中国,一线城市霓虹闪烁,但思想停电;中产拼命鸡娃,结果娃长成了社恐+内卷双修体;一边“共同富裕”,一边痛恨天价耳环。
这不是发展不平衡,这是掏空了再分蛋糕。
四、今天的中国谁敢看?
——地方债要爆了,大家假装听不见 ——年轻人不生孩子,舆论说“是你们太懒” ——大学生当骑手、硕士摆地摊,官媒说“你看这多自由!”
全世界都看得见中国在变,但唯独中国的普通人不能说出来。为啥?因为你不是在“发表意见”,你是在“寻衅滋事”。
你想看?请先申请级别:副处以上+编制内+不怕失业的命。
否则——别看,看了也装作没看见。
五、一个更大的问题:你以为你是挂炉,其实你是鸭子
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“国家主权大于人权”是对的? 因为你在炉子里呆久了,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火源。
为什么有人说“我这辈子当中国人我骄傲”? 因为没有出过海,看不见别的厨房长什么样。
为什么有人拼命爱国,最后成了五保户? 因为你以为跪着喊口号,头上就会下黄金雨,结果二十年的墓地你爱埋就埋不埋滚。
六、最后一句话
今天的中国,不怕被看穿,只怕你真的看清。
所以,不是“谁看今天的中国”,而是“谁还敢看”?
如果你是中国人,请照照镜子。 如果镜子裂了,不是你碎,是现实碎了。
民国看台湾,大清看香港,而今天的中国呢?看的是演讲稿,看的是喜报,看的是未来五十年不变的现状。你问谁在看?连八宝山的骨灰盒都不敢睁眼。